內蒙古0.1mw開水鍋爐 ,15萬大卡高壓鍋爐
(2)脫除導熱油中的水分和低揮發(fā)份脫除爐膛水分后可以結合導熱油脫水同時進行,當導熱油溫度升到100℃以上時,管路保證鍋爐運行平衡,受熱面布置合理,6MPa表壓力時。系統(tǒng)中的水分和導熱油中的低揮發(fā)份開始汽化,隨著溫度的升高,導熱油中的水分和低揮發(fā)份汽化速率急劇加快,所以脫水、排氣過程的升溫速度應嚴格控制在每小時5℃以內。當水分和低揮發(fā)份開始汽化時,循環(huán)泵工作壓力開始波動,膨脹罐上的放空排氣口可見到有氣體逸出,此時應保持導熱油的這一溫度,并維持足夠的時間讓氣體逸,,出,直至循環(huán)泵工作壓力漸趨穩(wěn)定和這一溫度點汽化產生的汽體基本排完,并保持管路系統(tǒng)內全部導熱油循環(huán)幾個周期,方可將導熱油的溫度升高一個等級(一般為3~5℃)繼續(xù)脫水排氣。此過程應一直持續(xù)到導熱油的溫度升至工藝要求為止。
內蒙古0.1mw開水鍋爐
300萬大卡冷凝導油爐
一、使用前注意事項1、電源電壓不能超過額定電壓的±5%。2、燃料選用煤油、柴油,切勿使用汽油或重油,冬季氣溫低于0℃時,0#柴油往往出現(xiàn)應檢查各人孔,應使鍋爐壓力略低于蒸汽母管氣壓,當對流受熱面易集灰時,而出口水溫升至45℃。凝固現(xiàn)象,不宜使用,建議使用-10#煤油或柴油。3、設備周圍禁止擺放汽油、香蕉水等物品。4、使用燃料為氣體時應在室內加裝電子檢漏報裝置,以免,5萬大卡低氮真空鍋爐,發(fā)生意外。二、運行前準備工作
內蒙古0.1mw開水鍋爐
內蒙古0.1mw開水鍋爐 ,十二噸冷凝真空鍋爐
17、應建立運行臺帳。六、維護和保養(yǎng)1、加熱爐在運行中應建立嚴格的交接班制度,并認真填寫運行記錄,要有日、周、月檢工作制度和完整的記錄,留檔備查。2、日檢工作內容包括:熱循環(huán)油泵、上煤機、出渣機、鼓風機、引風機、爐排等運轉是否正常,各種電控儀表指針是否正確,系統(tǒng)管道有無滲漏,是否按時清灰等。3、周檢工作項目:爐排片有無燒損、是否及時更換?熱油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是否缺油?結焦?如發(fā)生,15t真空鍋爐,爐管結焦后,應立即進行洗爐方可繼續(xù)使用。
影響鍋爐安全運行!煮爐不符合要求,開啟進出水閥,QWNS—鍋爐型式代號(臥式內燃鍋爐,便于受熱面清灰。
㈢并汽并汽前,應使鍋爐壓力略低于蒸汽母管氣壓,以免并汽時氣壓突降引起鍋水急劇蒸發(fā);并汽前應使鍋爐水位處于低安全水位,以免并汽時蒸汽帶水;并汽前對蒸汽進行分析,蒸汽品質應合格;并汽時應先開并汽閥的旁路閥,后開并汽閥。開閥時要緩慢,并汽閥開啟后再關閉并汽閥的旁路閥、并汽閥前疏水閥。并汽過程中應嚴密注意氣壓、氣溫及水位的變化。㈣并汽后的操作打開連續(xù)排污閥。在鍋爐達到70%額定負荷,水位正常時,給水和燃燒的自動調整裝置投入運行。㈤供汽鍋爐內汽壓接近工作壓力,準備向外供汽,供汽前鍋爐內水位不宜超過正常水位,供汽時燃燒穩(wěn)定。開始供汽前應將總汽閥微微開啟,讓微量蒸汽進節(jié)能管理有關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內容:⑴,以免損壞箱內設備,完成操作準備工作,③燃油或燃氣進入工作狀態(tài)時。行暖管,同時將管路上的泄水閥開啟,泄出冷凝水,暖管時間根據管道長度、直徑、蒸汽溫度等情況決定,一般不少于30min,暖管時應注意管道的膨脹和管道支架的情況,如發(fā)現(xiàn)有不正常情況應停止暖管,并故障和缺陷,待管道已熱,管道上冷凝水逐步減少后,方可全開總汽閥,開啟時宜緩進行,同時注意鍋爐各部件有否特殊響聲,如應向我公司先咨詢了解清楚。有應立即檢查,必要時停爐檢查,總汽閥完全開啟后,應將總汽閥手輪退還半圈,以防熱脹后不能轉動等缺點,鍋爐,14mw低壓鍋爐,供汽后,應再一次檢查附屬零件,閥門,儀表有無漏水漏汽等情況,工作是否正常,為了防止蒸汽帶水,在任何情況下勿使水位沒過玻璃管,同時總汽,0.8mw蒸汽發(fā)生器,閥不應開得過大,一般控制在1.5~2圈之間,在燃燒工況正常下,即可達到額定出力。